游戏截图




关于游戏
被各种各样颜色鲜艳的花朵所覆盖的这个美丽的街区。
肖与莲一同来到了这个街区,并且在这里认识了在咖啡馆工作的春琉等几位朋友。
他们获得了一个在咖啡馆二楼住宿并工作的机会。有一天,
肖跟踪着深夜里独自外出的春琉。
在远离街区的、满眼都是花朵的土丘中心,
肖在月光淡淡地照耀下的大树之下,目睹了春琉所怀抱的小女孩瞬间变成花朵的情景。
注意到肖的春琉,眯着眼睛注视着那片盛开的美丽花丛,寂寞地微笑着说道:
「在这样的世界里,我一直都是这样活下来的。
但是我仍然想要继续活下去。即便这需要交换别人的性命。」
肖和春琉一样仰望着飘散的花瓣,
「即便这个世界对我有多么苛刻的要求,
即便有再多人说不能饶恕春琉——」
作为回应,肖说道:
「——即便如此,我仍然祈求这个世界的终结。」
网友热评
本作你如果去看简介,或者其他一些大佬写的文章或视频,你会发现一个共同点,他们很少会去强调“爱情”,取而代之的,是“家人”这一词。家人其实雪仁不管在回忆还是主线中都已经写的很明确了,笔者主要是想聊聊他们变成家人的“导火索”——苦难。
春琉,被抛弃孤身一人的她,遇到了与他同病相怜的秋人,「呐,和我一起吧,两个人一起就不再会是一个人了」。生活清贫,每天却充实而又幸福,可苦难又一次降临,幸福的时间总是转眼即逝,就像强迫你回忆起世界的残酷。肖的出现让他们有了归所。
雪菜,缺少关爱,一次次被家人背叛,“信任”这种感受早已被她丢到了很远的地方。无法相信他人的少女,在肖这个东拼西凑的家庭中获得了短暂的亲情和温情,但很快,迎来的是再一次的“背叛”。
琴濑,又是被抛弃的孩子,被肖“捡”了回来,作为家庭中年龄最大的姐姐,悲伤与哭诉已经被埋到了心灵深处,看似坚强的琴濑,内心或许也早已破败不堪。
将三人的回忆线简单罗列之后,不难发现雪仁将一个元素贯彻到底——苦难。她们三人包括秋人,出身是苦难的,遭遇是苦难的。这里笔者可能要用一个比较难听的词来形容雪仁——“卑鄙”。还是孩子的四人努力工作是为了有饭吃,在清贫的生活中寻找着一点点小确幸。祝愿他们这就样相互扶持,简单的活下去,是玩家看到这里是油然而生的同情感。但对他们而言确实遥不可及的奢求,随之而来的是母亲肖的离去和疾病,又一次,再一次的深陷苦难。
我们大致先叙述到此,接下去的内容差不多要涉及到主题了就留到最后一节。雪仁用苦难作为情节的推动器,频繁且在孩子身上下刀,由于同情心的作用和对象身份的特殊性,大部分玩家都会吃到这一口刀子。这不是什么大问题,毕竟悲剧才能让人有更深刻的印象,赚一波玩家眼泪倒是不亏。
但问题就是太多的安排苦难,随之而来的就是重复感和刻意感。在回忆中的典型例子体就是春,雪,琴濑三人集体生病,然后医生也治不好。笔者理解的作品中给出的大概解释是她们三人本来早就该长辞,但由于肖是天使所以让她们的命运偏离了原本的轨道,现在肖离去了,她们自然也要回到原轨。老实说这种解释还是略显牵强,首先就是本作那不明不白的神明和天使设定,以及肖成为天使的时间节点也存疑。。。等等问题。所以无论怎么看雪仁对此处的情节安排都有点欠考虑。
另一种解读方式是雪仁本来就刻意的去强调他们生命途中遇到的苦难,以此表达出他们对抗世界的决心和最后获得幸福时的来之不易,有一种“苦尽甘来”的感觉。不过这种解读似乎又有点过度宣扬苦难了,笔者坚持的观点还是“苦难就是苦难,不值得歌颂”。“我祝福你们获得的幸福,但我不认同苦难一定要是它的前置条件”。
所以说回最初的话题,雪仁多次设置苦难来推动情节发展,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让这份由苦难引申出的“同情感”变得廉价了,我们代入情感的角色事实上也只是写手落笔写下的几句话罢了,好像她们的命运是直接复制黏贴过来的,惨是为了惨而惨,刀是为了刀而刀。所以在开始吃了几口刀子后,就发现后面基本免疫了,因为大差不差,结尾还是一个都合主义的HE。重复的苦难,廉价的同情,共同造就的是本作的塑料刀。
评论4